Search

【學會讓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責,找回自己的人生】


「我的主管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學會讓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責,找回自己的人生】


「我的主管,他時常會動不動就對我大聲咆哮。有時候的確是我犯錯了,但可能是一個很小的失誤,他就會把我罵得狗血淋頭......如果是這種我真的有犯錯的事情,那也就算了,但是,有時候甚至不是我的錯,可能是他自己決策錯誤,或是忽略了一些事情,他卻認為提醒他是我的責任跟義務,然後把錯都怪在我身上.......


有時候,他還會把他的工作推給我,認為我是他的屬下,他要求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。『合理的要求是訓練,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』,他說他以前也都是這樣過來的。一旦我不想要完全按照他的方式做時,他就會大發雷霆,罵我草莓族、抗壓性低......


我覺得好沮喪好沮喪,好像我這個人好糟糕,沒有任何價值;他會這麼對我,是不是因為我真的做不好、真的不夠好?可是某方面我又知道,他的要求其實是不合理的....我到底應該怎麼辦?」


有時候,我們時常會陷入一種困境當中:當對方不合理地將他們的要求放到我們身上,強迫我們滿足對方時,一方面,我們因為他「強迫我們一定要做到」的態度而受傷,但另一方面,我們又會對於「沒有滿足別人需求」的自己是否讓人失望而感到害怕,擔心是自己做不好,甚至是自己不夠好、虧待了別人.....那種擔心自己沒有滿足別人的期待,甚至「寧可天下人負我,不可我負天下人」的心情,讓我們「被強迫要求的受傷」與「我應該要滿足他人期待」的心情中載浮載沉。「我知道被這樣對待的自己痛苦,但是懷疑自己不夠好的想法更讓我痛苦」,於是,我們勉強自己淡化自己的痛苦,要求自己放棄自己的感覺,而把別人的感受與需求放在第一位,讓自己盡力去滿足他人的需求。


尤其,當對方是權威者時,例如是你的主管、老師、父母...等,這個「順從」,變得很合理,也變得讓你不得不接受「滿足別人需求與期待」的這件事,因為這就是社會的要求與期待,我們是被這樣教育長大的:「你要聽話,你才是個好孩子」。


你要聽話,你才是好的。


你要順從,這才代表你抗壓性高,才代表你不草莓。


你就是要聽父母的話,不可以忤逆父母,這才代表你知恩,是個孝順的好孩子。


然後,我們每個人獨立的、自我的重要感受呢?在這些期待中,就被抹滅殆盡,好像一句「我是為你好」,我們在這過程中被貶低、被傷害的痛苦,就都不算什麼了。


這些粗糙,有時甚至有些殘忍的手段,似乎都不算什麼了。因為心靈的受傷,是看不到的,權威者願意為我好,是應該被珍惜的,所以這些手段,好像就該被原諒了。


有的時候,我們甚至會為了在這個殘忍、不重視個人感受的社會中生存,學會忽視自己的感覺,學會以他人的感受為主,學會為別人的情緒負責:「他會這麼生氣,可能真的是因為我做的不夠好,所以才害他變成這樣。」


真的是這樣嗎?


那麼,你是否讓每個人都這麼生氣呢?還是說,其實他對每個人,都這麼生氣呢?


你發現了嗎?原來,每個人會有怎樣的情緒,有時候跟你做了什麼無關,而是跟他們自己怎麼去面對事情、表達情緒有關。


所以,以上面舉的例子而言,你需要為了自己犯了工作上的失誤負責,需要糾正自己,需要提醒自己不再犯錯,那是你自己的責任。


但是,主管因為你犯的小失誤,非常非常的暴怒,甚至對你人身攻擊,那是他自己要負責的情緒責任,而不是你要負責的;因為不一定每一個主管,遇到這樣的失誤都會暴怒或羞辱你,你的行為,所造成的,不會是相同的情緒。


這就代表,我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,但我們不需要為了別人的情緒負責。


一旦你想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任,你的人生就會為了別人而活,你生命的目的與意義,只剩下追逐別人的情緒跡象,與擔心自己是不是又怎樣造成了別人的情緒;你不在乎自己的感受,也不可能在這過程感受到自己的價值,因為:


如果你的人生,永遠都是別人的感受比你的感受重要,你怎麼可能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呢?


我們能不能開始練習,開始重視自己的情緒感受,那不代表我們不能溝通、不能妥協;而是希望別人用尊重我們的方式,與我們討論事情的進行方法。當別人希望我們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時,他們必須要清楚地拿出來討論,尋求我們的同意,而不是用許多「貶低」、讓我們有「罪惡感」的方式,以此引發我們的焦慮、逼迫我們就範。


我們應該有選擇:當我們想要滿足別人的需求,那是我的自由與選擇,而不是我的義務。


當「這是我的自由與選擇」時,我做到了,我會有成就感,會覺得我有能力、且我願意為了別人這麼做;但如果這成了我的「義務」,我只會在做到的時候,覺得是「應該的」,在做不到時,則是感覺到深深的罪惡感。


而實際上,我人生唯一最重要的事情與義務,是在不傷害他人權益的前提下,重視自己的感受,滿足自己的需求,而非僅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活。


你願意,好好照顧自己的感受,找回自己的人生嗎?


註:文中的舉例均經過大幅改寫,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。

原文刊登於 風生活:
http://www.storm.mg/lifestyle/122850

圖片來源:http://petbird.tw/wp-content/uploads/a5/a425.jpg


Tags:

About author
演講、心理諮商、諮詢等相關聯絡:[email protected](心曦心理諮商所)
諮商心理師/作者。台灣民謠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恆月三途主唱。心曦心理諮商所創辦人之一。
View all posts